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除了斋饭的美味,用斋的礼仪,也十分讲究。用斋前需先敲击梆和云板,而后僧众入堂,众人合掌念诵供养偈、结斋偈,再用斋。用斋需端坐止语、正念守食。辅导员教导我们,寺院的斋饭是供养,我们吃多少,要多少,不能浪费。因用斋时不能说话,加菜、不加菜、少加、多加、浓汤、清汤……每个需求,都用手势来传递。你能知晓,上百人同在斋堂进食,却只能听到零碎的碗筷声,是件多么让人舒适的体验吗?
在文殊院五观堂正墙上挂着《食存五观》,每次用斋我都会默读两遍,如今已会背诵,也养成了吃饭前回想一遍的习惯。每每念起《食存五观》,我就会对吃饭这件事心存正念:自省、不贪、不浪费、好好吃。来了文殊院会发现,吃饭也是一堂课,一种修行。计功多少,量彼来处。忖己德行,全缺应供。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为成道业,应受此食。——食存五观
行脚当天我们去了大邑县的高堂寺。去参观时,我看见在文殊院斋堂的义工师兄们也来了。我想,他们一定是去帮我们准备斋饭了。果不其然,用斋时,见义工师兄们和高堂寺师父们一同忙前忙后。用斋时他们也习惯地站在我们身边。
好些师兄的面孔我都已经看熟悉了。还记得,因为我吃饭比较慢,其中一位义工师兄发现我看见大家都吃完走了,比较着急时,他就用手势安抚我,让我慢慢吃,别着急。看见他们我觉得安心。
在高堂寺行脚用斋,可用高朋满座来形容,满满当当一屋子人。人虽然多,但高堂寺住持很高兴这么多人来拜访。用斋前,我们被教导,桌上不能剩饭菜,大家便很乖巧自觉地把桌上的菜吃得干干净净;用完午斋,辅导员又引导我们自行收拾碗筷送到洗碗区,并擦干净饭桌,碗筷由义工师兄们清洗干净。整个过程,没有给高堂寺斋堂留下过多的遗留工作,这种不麻烦他人,为他人着想的做法,让我颇受感触。
没有手机的清净
要说禅修生活有什么让人特别畅快的事情,那便是没有手机。来文殊院报到当天下午两点,各小组辅导员就挨着房间收手机。本来报到时,一屋子师兄陌不相识,并不言语,谁知手机一交,便聊了起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接下来的日子,没有手机随时随地咔嚓拍照,没有无处不在的娱乐新闻,没有不断线的“在线”……只是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禅修,好好说话。大家说,没有手机的生活,真清净,都不想要手机了。其中也有人感悟,拿到手机后想看看有多少人找自己,才发现其实自己也没那么重要。
我想起关注的创作者,为了不受外界过多信息干扰,会有意不看新闻、报纸、上网,从而保持眼、耳、意识清净,只简单地观察、对话、感悟、表达。
无微不至的照顾
第一天报到,每人领取了一个书包和两套禅修服。
小小帆布双肩包印着简单的“文殊-空林”,打开之后有两本学习的书本、一支笔;再摸还有一小罐清凉油、一把散发着清香的宣纸折扇,这是为炎炎夏日准备的,这细微的贴心让我意外。
6天时间,我们身着朴素的禅修服,棉麻材质,舒适透气,是对寺院、佛陀的尊重,也让我们卸下生活角色所需的各种锦衣丝履,淡化了身为社会人的特征与标识,以真心相往。
禅修营员都被安顿在文殊院福慧楼住。来之前师兄说,因为人比较多,所以一间房住的人会比较多,条件比较艰苦,要做好心理准备。所以我是做着房间、公共卫生间特别挤心理准备去的。谁知走进房间,干净整洁,即使8人住在一起,床位也翻身有余,每个房间有独立的卫生间和阳台,空调配备,连洗手液、洗衣液也给我们分装准备了,所有的安排应对朴实的生活,绰绰有余,完全超乎预期。
闭幕式时,我们看到了义工师兄为我们准备房间的视频,才恍然大悟。每张床都是义工师兄们或跪着或坐着,一张张换了干净的床单、被子、枕套,房间的地也扫了、拖了,连房间的桌子也认真擦过。有师兄看了视频后,私下和我说,说起来惭愧,第一次走进房间看见桌子,我以为上面全是灰尘,没想到一尘不染,是义工师兄们专门擦的,真的做得太细致了。
我第一次看见住宿楼层走廊第一间房门的“鞋山”,惊呆了。我想,这里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这么多鞋。后来偶然看见打开的门里,是单人床大小的地铺,通铺住满了大概30多位(个人从门缝看到场景及房间面积大小预估)义工师兄,他们的住宿比我们拥挤多了,而且洗漱是公共卫生间和澡堂。
直到禅修结束那天,义工师兄们收拾完房间,我路过看了一眼,才知晓里面的真实模样:那不过是2、3个房间大小的会议室,并不是什么房间。
我们每天有无微不至的义工师兄照顾,有智慧幽默的法师教导,有善良可爱的辅导员陪伴。禅修中,不论在寮房,还是斋堂,或是文殊院之外,都被他们守护。
听说这次禅修营,文殊院和义工师兄们提前几个月就在准备了,虽然这是文殊院举办的第16届禅修营,但从宣传、流程、生活起居、体验、学习环节……文殊院都竭力想做得更好。
海燕师兄说,我们在这里的生活,就像“宝宝”一样被照顾着,来之前床铺好了,学习完去斋堂连碗筷也摆好了,要加饭加菜动动手指头就行,晚上还有牛奶喝,早上也有人叫起床,全天还有医疗队义工师兄守着,肩膀、脖子不舒服,还有医学专业的义工师兄来理疗。
我还记得乐法师开玩笑大概是说,离开文殊院之后,你们可不能在吃饭的时候,要加菜就摆碗,要多菜少菜就动动手指头,不要菜就挥挥手,而要学着主动照顾别人了。
空林文化及修养
我学习到,文殊院一个重要的文化理念是:向善、向上、同喜、同乐。我想不论是作为成都景点的文殊院,还是作为佛学文化传播的文殊院,这样的文化理念,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常年举办各类公益活动,涵盖:古琴、插花、书法、舞蹈;设办了空林佛学院、青年佛学会、禅修营、体验营等;常年向游客开放,提供免费环保香,也对外开放斋堂;时刻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到文殊院做义工体验、交流学习;在佛教节日举办“佛诞晚会”,传统节日举行“腊八奉粥”,与大众结缘……
我很喜欢文殊院的“空林修养”:承当、奉献、欢喜、包容,这四个词也适用于人的修养。这次体验,我仅仅是推开了佛教大门的缝隙,佛教体系的庞大远远超出想象,对佛教的了解和学习,道阻且长。
禅修结束后,一些不能理解的人还是会说,你要出家吗?我很坦诚:我不知道今后会怎样,但我会带着非评价的态度,去了解学习未知的事物,并做觉得对的事情。我喜欢佛教的包容,因此要学着包容不同的理解和声音。
最后一天闭幕式,许多师兄哭了,散场时大家相拥而泣。五湖四海的人儿,这样的相逢也许此生,就这一次,对于每位师兄而言都是珍贵的缘分和回忆。
离开时,庄师兄说,结束后不会再有人提醒我们“收摄身心,手结弥陀印”了,有着分别的遗憾和不舍。但是离开文殊院一周后,我发现,心情浮躁时,竟然可以自己提醒自己了:收摄身心,手结弥陀印。
离开红墙后,相信我们仍会如师兄、法师们期望的一样,努力心存正念,传递善意,向上生活。
感恩相遇。随喜自在。
喜欢我的朋友圈请大家收藏:()我的朋友圈
火影:拒绝红眼病从我做起 镇龙幡 求生:别喊我,我想苟着点 再入君怀 快穿:宿主又狗又无情 玄学大佬和她的破产总裁小娇夫 我的知青路 学艺不精,祖宗显灵 母后别怕,孩儿送你上太后之位 时间之王:我是假面骑士时王! 乡村种田:赶海跑山的悠闲生活 绝对掌控,傅爷家的小祖宗又娇又野 老实人逆袭2003 重生港岛,家大业大 侯府全体上吊,求假千金回府吃席 四合院里的喜剧 天灾时期的幼崽饲养指南 奥特之心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网游:我杀死的野怪都成了召唤兽
书友群914925527无尽混沌,万界沉浮。紫胤界,妖魔肆虐,苍生涂涂。又有仙族宗门林立,护持人族繁衍生息。陈念之携一卷道经转世而来,化作陈氏仙族弟子,从此踏上了艰辛修行,逐道长青之路。PS百万字老书高订近万,质量有保证,放心追书。...
...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
刚存够首付,中了五百万实现财务自由的白婉清一口卡嗝屁。一睁眼,穿到刷过几页的爆款年代文里,成了个炮灰路人甲,还带了个恶毒女配。地狱般的开局,没关系,抛开剧情杀穿满地。只要我没道德,谁也别想绑架我,干尽缺德事,功德999。继妹白莲,脏水泼她和老癞子滚苞米地,撕毁大学通知书,让她去大西北喂猪。后娘恶毒,举报投诉铁窗泪...
时锦从小长在白云观,十五岁时跟随萧家家主萧鹤川回京。二十二岁的萧鹤川看着面前娇娇小小的小孩儿你跟着行远叫我爸爸也可以。眼底毫无波澜的时锦你要是觉得你七岁的时候能生下我,我是不介意叫你爹的。萧鹤川二十五岁的萧鹤川面对出落的亭亭玉立的时锦锦锦时锦爹爹萧鹤川卒...
论穿越到甜宠文大结局后是一种什么体验?姜澜雪表示,这金手指压根没用。原身入宫三月,却从未见过宣宁帝,因此,后宫嫔妃压根没将她放在眼里。不曾想姜澜雪穿越第一日就被召侍寝了,对此,众人依旧摇摇头表示不用担心。哪知接下来一连三日,宣宁帝都流连在姜澜雪的清光殿中。对此,众人表示,这不可能,肯定是因为齐王妃的缘故,陛下定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