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一百二十五章 落定(第2页)

明代漕运,最开始是漕军负责。自洪武后,即安排漕军在运河周边屯田,并负责运输漕粮、维护运河等任务,负责的为漕运总兵。

洪武时期,京师在南京,漕运任务非常轻松为了打击蒙古而向北方和辽东的漕运,洪武时期一直海运为主,最高时一年七十万石全靠海运。

永乐迁都北京后,开始时候是海运、陆运和河运并举,第一任漕运总兵为平江伯陈瑄,当时他管着运河、陆地转运和海运三部分人马,鼎盛时期的海运在他的调度指挥下,也超过了七十万石。

陈瑄是京杭大运河历史上一个开创性的人物,京杭大运河在他的手上真正成为了明清两代的大动脉。

这个人为人实心实意,做事事必躬亲。他先疏通了会通河,后来又创造性的利用北方大小河流山体,建了好些水库来储水,并建设水闸数百,保证旱季运河有水可用。在他手上,最终实现了大运河的三千里贯通。

陈瑄一手建立起来的运河管理制度、储水方法,浅船制造、仓储分布等等运河维护运营办法,一直用到了清末。

在他创立制度时,将漕军改为两部分,一部分维护运河治安,保卫运河安全的,仍称漕军一部分改为专门运粮,称为运丁。

到万历年间,吃饷银的漕军数量无太大变化,一直在四万左右而运丁由于在运河两岸繁衍生息,从最初的八万正丁发展到三十余万。

明代运河上共有漕船五千艘左右。一船十个到十二个运丁,二十艘船为一帮,互相监督并取保做结,称为漕帮,整个运河共有漕帮二百五十个。后世所言的漕帮属于半地下的黑社会帮派,虽然也是漕丁组成,但成立于雍正时期。

这些漕丁承担着运输任务,加上备丁,满打满算不超过八万人。那剩下的二十多万漕丁干什么?给漕军军官、各级衙门官员种地种的还是曾经属于朝廷的屯田或者是朝廷不承认的圩田,基本处于半农奴状态,苦不堪言。

潘季驯上奏朝廷说,这治河使用的人力太多了啊。各地方征发劳役,耽误了田间农活,老百姓苦啊。既然朝廷有意用海漕了,那用不到的漕军和运丁俺潘季驯给包圆了皇上,这些人未必够啊,您要严格要求各省、各地方,该征发的还得征发

反对海运的官员一看这家伙跳出来了,立即集火攻击。说你吹牛呢,治个河能用五十万劳役?

潘季驯招架不住,征得朝廷许可,将原来分解下达的治河任务汇总起来,总计划发在邸报上,大伙儿一看,有一个算一个,全都直抽凉气嗯,这点子人是不太够。

随即领了治河任务的地方官就红了眼,这可是双优异的抓手啊。要想双优异,最好办法是本乡劳役不征发,全用外来务工人员,这帐还算不清吗?

一个双优异,就给自家后代弄一个铁饭碗。原先一个荫子孙的恩典,干不到三品以上想都别想啊!

于是有上进心的纷纷写信给潘季驯:协理大臣潘侍郎大爷,您忘了吗?俺五舅老爷和您老人家同年啊,您别包圆了,给我个三万两万的,我这儿发动乡绅管饭,一天还发他们五十个大子儿工钱!

京师这边你来我往,争得热火朝天。也不闲着,实时跟进,将双方论点都登载在报纸上并加以评论,虽然比京师消息延迟了五天,但江南市民还是大呼过瘾。发现这报纸真好啊,俺看完了、听完了,也能议议国家大事啦。

至于报纸上说的朝廷若用了海漕,将省下几百万石粮食,江南人都抻着脖子等朝廷给他们减负。

南京日报看似公允的立场,逐渐将双方胜负之势慢慢倾斜。而在报纸上开了专栏的王世贞,篇篇雄文如同匕首和投枪,最后终于把反对派在民间的舆论也打的溃不成军。

万历三年十月底,张居正主持大廷议,经过一番讨论并报皇帝批准,朝廷终于出台了海漕政策,而这政策将最后的反抗也打的无影无踪:

朝廷议定,将每年漕运任务分成两半。一半本色,一半折色。

自万历四年开始,将二百万石本色分解成二十份,每份十万石,发包给有意竞标的海商另外二百万石,全部折色一方面为将来的一条鞭法打基础,另一方面促进货币流通。

海商若想做这份生意,每年缴纳一千两银子保险金,防着遇到蛟龙即所谓的龙卷风。这保险金朝廷不收,由海商自主成立保险委员会,自行定损发放,但需要接受户部监管。

海商承运漕粮后,上船多少,下船也是多少,损耗自己承担。如果遭遇了风暴,保险金不足赔付的,自己赔,赔不出来,就破产清算,同时把承运商的资格倒出来。

朝廷就做三件事,一是地方政府把漕粮收上来运到码头二是朝廷设立部门接漕粮,检验质量并发放运费三是命令俞大猷以登州为基地,组建海巡船队,保护海运漕粮的安全。

这政策一出,天下凡是想洗白的大海商全都眼含热泪,高喊这一届皇帝好啊,皇恩浩荡的没边了也!我们立即响应号召,拿出一半的走私船,干漕运!

他们为什么这么有积极性?原来江湖中传言,只要能拿到漕运资格,将来就算朝廷大查走私,那还有一半儿的买卖能保住不是。鸡蛋不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这些海商比地主都懂。

如此,最后只有运河上下的万余名官员把王宗沐恨到骨头里你他娘的一个总漕,居然把本单位给干黄了!王宗沐啊王宗沐,我们一起艹你八辈儿祖宗!

这边刚骂完,朝廷关于他们的安置政策也到了,在户部下面成立海漕运粮司,专门管理海漕事务。由王宗沐加衔户部左侍郎兼管,同时从漕官中选择干练之臣一百三十二名员,进京当京官去。

这下子这伙子人也分裂了,为了这一百来人的海漕运粮司空缺,互相举报扯后腿,差点打出脑浆子。

令人啼笑皆非,而且万万想不到的是。朝廷改河漕为海漕,最后最遭罪的居然是都察院。一方面因为朝廷成立了“河漕改海专班”,又抽调户部、兵部和督察院等部门干员,十几个督察组进行确责、督办并查历年账本和积案

另一方面据左都御史葛守礼大人退休之后在笔记中记录,从万历三年一直到万历五年,督察院收到关于漕运官的实名举报信,就堆满了两个大书架一直等他万历五年退休,扩了又扩的都察院连一半线索还没查完。

而查贪查到手软的都察院,抄家抄到腿软的锦衣卫,最后对众多被揪出来的犯官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你们再等等啊,只要再等三个月,地方不就多了吗?

他们的意思是指,到了万历三年年底,朝廷又在海漕运粮司下面,设置了京畿都漕运司,分了内外,内司在京,负责掌管通州到京师的陆运和仓廪的出纳事务

外司负责直沽向通州的转运同时海漕运粮司在湖广、松江、苏杭、福建、江西等地都设立了分支机构,负责地方漕粮转运到码头的各项交接和监督事务全加起来一千六七百个空缺,在原来的河漕部门找相对干净的,居然没凑全。

合约当妈爆红娃综  大明新命记  嫡嫁公主:锦鲤医妃她从不摆烂!  游戏剧透历史:我的队友是孔明  重生之偏执大佬暗恋我  中世纪崛起  系统重生星际之最强机甲师  流华录  伊庇鲁斯的鹰旗  开局被困百年,我获得了仙王传承  汉家功业  大佬撑腰,道士恋综要发飙  带着火影传承闯荡金光九界  师尊你不要过来啊!  重生末世开超市,我养活全人类!  坠机?系统安排进化蟑螂人!  流产夜,顾总他在给白月光接生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摆烂的我!凭咸鱼在娱乐圈翻身了  隐婚后,豪门继承人天天求公开  

热门小说推荐
超神宠兽店

超神宠兽店

万订爆款,火爆爽文有一刀斩杀黄金巨龙的低等骷髅种有身怀十大宠兽秘技的看门土狗更有自称为神的打工妹这是一个得到系统开店,在破碎远古培育宠兽的故事。当荣光覆灭,血脉逆流,昔日的存在将再度回归,一切都是毁灭!...

开局虐哭极品:我在大院风生水起

开局虐哭极品:我在大院风生水起

刚存够首付,中了五百万实现财务自由的白婉清一口卡嗝屁。一睁眼,穿到刷过几页的爆款年代文里,成了个炮灰路人甲,还带了个恶毒女配。地狱般的开局,没关系,抛开剧情杀穿满地。只要我没道德,谁也别想绑架我,干尽缺德事,功德999。继妹白莲,脏水泼她和老癞子滚苞米地,撕毁大学通知书,让她去大西北喂猪。后娘恶毒,举报投诉铁窗泪...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母女重生互换身体,两人都杀疯了

母女重生互换身体,两人都杀疯了

前世,真千金盛敏敏刚出生被恶意调包,过了12年牲口般的农女生活。12岁被接回盛府,亲生父母,3个嫡亲的哥哥无条件地偏宠假千金,最后盛敏敏跟自己刚出生的孩子被假千金活活烧死。今生,盛敏敏与亲生母亲互换身体,她决定以母亲的身份整死假千金,3个哥哥跟所有仇人盛敏敏心情不爽逆子,逆女,跪下!扑通几...

逐道长青

逐道长青

书友群914925527无尽混沌,万界沉浮。紫胤界,妖魔肆虐,苍生涂涂。又有仙族宗门林立,护持人族繁衍生息。陈念之携一卷道经转世而来,化作陈氏仙族弟子,从此踏上了艰辛修行,逐道长青之路。PS百万字老书高订近万,质量有保证,放心追书。...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