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一、家世出身
于成龙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家庭。他的家族可以追溯到元顺帝时期,当时为了躲避战乱,他的先祖迁移到了石州(今天的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的白霜里村。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于成龙的高祖父于素这一代,大约是在明朝初期,他们又将家迁往了石州北乡,距离石州城约30公里的一个名为来堡的小村庄。这里环境幽静,远离尘嚣,非常适合居住和耕作。
于成龙出生于明万历四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丑时(公元1617年9月26日凌晨),是于时煌和他的原配夫人田氏的次子。不幸的是,在于成龙出生不久之后,田氏便因病去世了。这对于刚出生不久的于成龙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但对于时煌来说更是巨大的悲痛。为了照顾这个大家庭,于时煌不久后续弦,迎娶了李氏作为继室。
尽管是继母,李氏对待于成龙如同己出,非常慈爱。于成龙与继母的关系十分融洽,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本人的孝顺和李氏的宽容与理解。在一个充满爱与和谐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于成龙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为他日后成为一名杰出的政治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科举失意
于成龙的科举之路充满了曲折与挑战。在明末崇祯十二年(1639年),正值壮年的他满怀希望地参加了家乡太原的乡试。然而,当时的考官却公然徇私舞弊,这让于成龙深感愤慨。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在考卷上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对时弊的不满,直言不讳。尽管他的文章才华横溢,却因为考官的偏见而未能进入正榜,只勉强考取了一个副榜贡生的位置。面对这样的结果,于成龙虽然心中不悦,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以父亲年老需要照料为由,暂时放弃了做官的机会,回到了家乡来堡村。
清朝建立后,于成龙依然没有放弃科举之路。顺治四年(1647年)至顺治八年(1651年),他前往太原的崇善寺,在那里开办的学校学习了四年,希望能够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然而,在顺治八年(1651年)的乡试中,于成龙再次落榜。这一年他已经三十五岁,连续的挫败让他的科举之路显得格外艰难。
顺治十一年(1654年),于成龙的家庭遭遇了重大变故。他的兄长于化龙病逝,而他自己的第三个儿子于廷元也在同年出生。随着兄长的离世,全家生活的重担几乎全部落在了他的肩上。此时,他的父亲于时煌已经年老多病,需要人照顾;继母李氏虽然身体尚可,但也步入暮年。此外,家中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儿子,全家的开支变得非常大,家境也因此变得更加拮据。为了支撑家庭,于成龙不得不整日忙于家务,无法专心备考。
顺治十五年(1658年),于成龙的父亲于时煌病故,这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尽管如此,于成龙依然没有放弃对未来的希望。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终于有机会进入国子监学习。在国子监,于成龙努力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结业后准备踏上仕途。
三、初入仕途
顺治十八年(1661年),四十五岁的于成龙进京备选,被授予广西罗城县令一职。罗城地处广西北部少数民族区域,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万山峻岭,沟谷纵横,虎狼肆虐,瘴气弥漫,被视为北人眼中的绝境。加上瑶、僮等民族杂居,语言不通,争端频发,管理起来异常困难。于成龙接任时,罗城刚刚被纳入清朝版图不到两年,历经战乱,满目疮痍,前任两位知县一位去世,另一位则逃离。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于成龙的亲朋好友无不为他担忧,但他却坚定地说:“这是君命,岂能因险而辞!”在临行前写给友人的信中,他表达了自己的决心:“此次赴任,绝不为温饱而虑,唯信‘天理良心’四字。”
带着这样的信念,于成龙辞别家人,仅骑着一匹驴,带领四名仆人踏上了前往罗城的漫长旅程。历经六千余里的跋涉,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映入眼帘的是荒无人烟的景象,县城只有六户人家,衙门不过是几间破旧的茅屋。于成龙不畏艰难,砍竹为门,积土为桌,挖坑做饭,以简陋的条件开始了他的治理工作。
到任后,于成龙首先深入了解当地百姓的疾苦,他每日召见吏民,询问其困苦所在,并传达朝廷的安抚之意。面对频繁发生的抢劫、盗窃等事件,他果断采取措施,命令手下侦查并迅速处理,有效遏制了犯罪行为,地方逐渐安定下来。同时,他还组织乡兵抵御邻近瑶族头人的侵扰,确保了百姓的安全。通过不懈的努力,罗城的治安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考虑到当地百姓的贫困状况,于成龙积极向上级申请减轻徭役,减轻百姓负担,并想方设法从外地引进必需物资,如食盐,以解决民众的生活难题。他还兴建学宫,开展文化教育,设立“养济院”来救助贫苦之人和孤寡老人。这些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的社会面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成龙在罗城的清廉形象深入人心。有一次,当地百姓在缴纳田赋时,特意留下一些银钱放在他的案桌上,作为对他清廉的感激。于成龙仅留下足够买一壶酒的钱,其余全部退还,此举深得民心。在他的治理下,罗城百姓安居乐业,彼此之间形成了深厚的亲情般的联系。
于成龙在罗城的生活十分简朴,他的仆人难以忍受这里的艰苦条件,有的离开了他,有的因病去世。罗城人对此深感同情,时常来看望他,并试图给予帮助,但都被于成龙婉拒。即使在家人来访时,罗城百姓也纷纷凑钱表示慰问,于成龙同样谢绝了这份好意。
于成龙在罗城的政绩受到了上级官员的赏识。康熙六年(1667年),他被举荐为广西省当年唯一的“卓异”,并被提拔为四川合州知州。当罗城人得知他即将离开时,全城百姓纷纷赶来送行,许多人失声痛哭,表达不舍之情。在于成龙动身前往合州之时,许多罗城百姓一路追随,痛哭而回。有一位盲人甚至主动提出陪伴于成龙上路,帮助他度过难关。这段旅程虽然艰辛,但在盲人的帮助下,于成龙最终顺利抵达了合州,开始了新的仕途生涯。
四、主政合黄
于成龙在罗城的政绩显着,为他赢得了声誉。康熙六年(1667年),他被擢升为四川合州知州。合州的情况与罗城类似,经济在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进川后遭受重创,百姓背井离乡,州城仅剩百余户人家,每年征收的正赋只有十五两白银,而供役却十分繁重。
面对这样的困境,于成龙没有丝毫犹豫,立即着手进行改革。他首先废除了所有不合理的规定和明朝遗留下来的弊政,积极召集流散的百姓返回合州,开垦荒地。为了鼓励百姓复耕,官府提供了种子和耕牛,以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仅仅一个月的时间,合州的百姓数量就从百户激增到了千户,显示出于成龙政策的有效性和民众对他的信任。
于成龙深知百姓的疾苦,他上任不久便遇到了一项艰巨的任务——巡抚旨令采伐楠木。这项任务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对当地百姓来说是一项沉重的负担。于成龙毫不犹豫地上书《采楠木详》,在奏折中直言采伐楠木之举劳民伤财,请求废止这一命令。他的直言不讳得到了上级的理解和支持,最终这项劳民伤财的任务得以取消,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由于在合州的出色表现,于成龙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康熙八年(1669年),他被进一步擢升为湖广黄州府同知。在黄州任职期间,于成龙继续发扬他在合州时的优良传统,积极推行改革措施,改善当地的民生。他的政绩再次得到了湖广巡抚张朝珍的赏识,张朝珍认为于成龙是一位难得的良臣,因此再次举荐他为“卓异”。
五、平乱湖广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于成龙再次被举荐为“卓异”,随后被调往武昌府主持政务,并将被擢升为武昌知府。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三藩之乱”爆发,吴三桂的军队在贵州、湖南等地迅速扩张势力,同时派遣了许多湖北籍部将携带“札书”回乡策反,引发了一系列暴乱。
百鬼之刃 我以武道,击穿乱世 娇弱贵妃精神稳定 白眉大侠续集 穿进粪坑,极品恶寡妇要翻身 癌症晚期离婚,岳母半夜敲门 绝色天医 都市无双修罗 路人甲一心想下班 魔法世界的机械异端 学习百倍暴击,我从此天下无敌 三千行情诗 七零:退亲后,我被大伯哥宠上天 纯爱街区 从帮人抢婚开始,被迫躲入夕阳宗 攻略众仙,不恋爱只缺德 退休,然后进入逃生游戏 穿越平行世界,放飞自我 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 爱妻陆琪琪与爱子陆财
论穿越到甜宠文大结局后是一种什么体验?姜澜雪表示,这金手指压根没用。原身入宫三月,却从未见过宣宁帝,因此,后宫嫔妃压根没将她放在眼里。不曾想姜澜雪穿越第一日就被召侍寝了,对此,众人依旧摇摇头表示不用担心。哪知接下来一连三日,宣宁帝都流连在姜澜雪的清光殿中。对此,众人表示,这不可能,肯定是因为齐王妃的缘故,陛下定然是...
看似心狠手辣阴鸷疯批实则心地柔软温润护妻攻×柔弱漂亮纯洁小白花哑巴受小哑巴被逼勾引大佬,盗取商业机密,之后不告而别,再没脸去见他。四年后,大佬回国逮到他。很缺钱?要跑到这种地方来卖?聂北弦眼神冰冷。小哑巴小脸羞红,用力摇头。抖什么?背叛我的时候,不是挺有勇气吗?小哑巴欲哭无泪,有口难言。放心,我不会弄死...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
上辈子一尸两命,横死荒野,死不瞑目。冤种老公撕心裂肺,痛不欲生,跳海殉情。重生归来,各路妖魔鬼怪齐齐上阵要她离婚。可她只想要他,爱他,宠他,哄他,撩他,诱他。老公要亲亲,要抱抱,要要要什么?要你。都说御枭寒嗜血成性,偏执成魔,却不知他宠妻无度,令人发指。只要他有,只要她要,身给她,心给她,命也给...
关于抗战之血肉丛林岛寇荼毒,痛及滇西,谁无血气,忍弃边陲,桓桓将士,不顾艰危,十荡十决,甘死如饴,座中有圹,名勒丰碑,檩檩大义,昭示来兹。谨以此文献给曾经为了保卫国家出国在缅甸与倭寇决一死战的远征军将士们!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不会忘记,虽然你们曾经被记忆尘封,但是时间也绝不会让你们永远蒙尘!...
书友群914925527无尽混沌,万界沉浮。紫胤界,妖魔肆虐,苍生涂涂。又有仙族宗门林立,护持人族繁衍生息。陈念之携一卷道经转世而来,化作陈氏仙族弟子,从此踏上了艰辛修行,逐道长青之路。PS百万字老书高订近万,质量有保证,放心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