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四十三章 张居正的纠葛(第1页)

秘书处拟定的科试改革草案,跟杨金水在工商联筹备议事会上说的差不多。

乡试将与吏员招录考试合二为一,每年举行一次,由礼部轮流派员到地方主考、都察院派员监察,各省布政司协助考试。

招录人数根据各省布政、按察两司,前一年预算的吏员空缺而定。会试也是一年一次,与乡试相隔半年。各省乡试前列若干名,才有资格进京会试。

会试中试者继续叫进士,只不过是为中枢六部诸寺和都察院、宣徽院、律政院招录官员。在中枢观政两三年,再下到各县为知县。

乡试会试都分国政和律政两科。

考试内容也要大改,摒弃八股文,初步确定为国文、数学、自然通识三门基础科目。

国政科有时政策论,律政科有律法通识,两者也都有案例分析

这份草案,张居正看完后左思右想,觉得不妥,过于激进,持反对意见。

但他不想在这件事上跟皇上直接发生冲突。

自己刚刚出任内阁总理,新政改革也才刚开始,就跟皇上在大事上顶上了,这事要是传出去,亲者痛,仇者快!

对新政改革会影响很大,更会严重打击己方的士气,鼓舞旧派的士气。

这份草案发到内阁十几天,张居正一直在顾盼左右,找借口推脱。

今天皇上面对面问自己这件事,张居正知道躲不过去,必须表明自己的立场。

听到张居正说出他的反对意见,朱翊钧有些失落,但不觉得意外。

张居正虽然大刀阔斧地搞新政改革,但他是位正统的程朱理学弟子。

在历史上,为了压制越发泛滥张扬的心学,扶植日渐衰败的正统理学,以及抢夺人才培养和选拔权,张居正甚至下令关闭各地的私立书院。

很矛盾啊。

可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朱翊钧在翻阅过往的文档时,惊奇地发现。

徐阶是心学再传弟子,严嵩更是王阳明的好友。

东厂和锦衣卫的过往档案里有记载。

正德三年,严嵩得知王阳明被贬贵州,经过分宜,便前去迎接,并在自己的“铃山堂”设宴接风。

相谈数日,二人结为好友。

分别时,王阳明挥毫写下“铃山堂”墨宝相送。不久后,严嵩将阳明墨宝做成匾额悬挂。

正德五年,王阳明任江西庐陵知县,严嵩前往庐陵拜访老友。

谈到中年在官场的不易和立志行善的决心,严嵩不禁泪如雨下。

王阳明便讲解了“天良”学说,教导严嵩,劝解他以后做个有良知的人。严嵩佩服得五体投地,视王阳明为师。

正德十四年,宁王朱宸濠起兵造反。

时任南赣巡抚的王阳明得知严嵩在家养病,特请他到吉安参赞军事,协助平叛,严嵩欣然前往。

宁王之乱仅四十三天便被王阳明平定,严嵩随王阳明一同登南昌明远楼赋诗玩景。

严嵩挥毫写下一诗赞阳明之功:“绣斧清霜避,楼船绿水开。风云千历会,麟凤众贤来。投老仍严召,当途赖上才。向来筹策地,投檄净烽埃。”

立志以王阳明为楷模。

看完这些真实的记录,朱翊钧觉得不可思议。

王阳明最欣赏的、认为未来二十年必有大出息的严嵩,结果成为嘉靖朝最大的奸臣。

阳明心学再传弟子徐阶,成为嘉靖朝最精明的官僚,滑不留手,入阁二十年,与国无多益,却把徐家经营成三吴最大的地主。

反而在王阳明之后,对大明贡献最大,影响最深的张居正,对阳明心学是一点都不感兴趣。

大道之上  从武侠开始,肝出个天道圣人  少年派:从被叫做狗大户开始  第一凤女  一剑成魔  成何体统:全2册  领主又红名了  圣罗兰典狱长  混在末日,独自成仙  从仙武大隋开始  横推武道:从虎啸金钟罩开始  镇守藏经阁百年,投资天命反派  我是仙  开局流放,医妃带空间大杀四方  谁给大明续命了?  权力巅峰:从城建办主任开始  一念神魔  斗罗:修玄君七章,成慈怀药王!  我在东京种神树  捉奸当天,豪门继承人拉我去领证  

热门小说推荐
太古剑尊

太古剑尊

并指青云,气吞幽冥。大道交错,剑者独尊。这是一个人和一把剑的故事!红尘三千丈,琉璃染天香。群雄共逐鹿,剑尊掌苍黄。剑的真谛,万年之秘,以血海无涯重铸登天之路,以亿万枯骨再炼剑道经书。一切尽在太古剑尊。...

琴帝

琴帝

九叠琴音震寰宇,谁敢闻言不识君?七色魔法代等级,雄雄揭大幕。琴之帝王,给这片大陆带来翻天覆地的改革。伴随着旷古绝今的赤子琴心的出现,一代琴魔法师,在碧空海之中悄然诞生。这将是一个单纯的少年,逐渐成为琴中帝王的故事,开创音乐魔法的先河,颠覆以往的设定,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等级将成为所有武技和魔法衡量的标准。原本仅仅是...

从红月开始

从红月开始

红月亮出现在天上的那一刻开始,全世界的人都成了疯子。除了我!...

重生的齿轮

重生的齿轮

时忆,时氏集团大小姐,上辈子带着亲情滤镜被害离世。重生归来,她不在眼瞎,披上战甲,决定用自己的力量,守护时家,找到弟弟。骆祺,骆氏集团继承人,回国接手家族集团,杀伐果断的霸总,却在遇上时小姐之后屡屡碰壁,他发誓一定要把人拐回家。...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年代58:进场成为食堂采购员

脆皮大学生李友仁玩着一款生存游戏时,一道绿光在头顶浮现,刺眼的绿光让李友仁闭紧双眼,感受到刺眼的光芒消失,李友仁已经来到了1958年。李友仁在这红火的年代面对历史的浪潮,他会如何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呢。...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